“没有吃过石棉烧烤,石棉烧烤就不算到过石棉。家口”
如今,烤情j9凡是石棉烧烤到石棉的游客,必然会去品尝一下石棉烧烤。家口
石棉烧烤,烤情源于何时,石棉烧烤制作方式如何,家口有着怎样的烤情魅力?
烧烤制作者,有着怎样的石棉烧烤故事?
带着众多的疑问,央视《走遍中国》走进雅安石棉,家口用镜头记录着石棉烧烤的烤情魅力。
多重享受 “火”的石棉烧烤艺术
每到夜幕降临、灯火初上时,家口石棉街头就会升腾起一阵阵火焰。烤情
逛石棉夜市,大多数人会选择品尝石棉烧烤。此时,烧烤店店主董国华等人就已斜倚在店门口,等着客人的到来。
吃石棉烧烤,是j9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的多重享受。
打上圆孔的铁板架在烧红的木炭上,也不倒油,只用蔬菜卷成团擦拭,将汁液涂在铁板上,听到“吱——吱——”的声音时,就说明铁板温度够高,可以烤肉了。
董国华搬根小凳坐在对面,为每一桌客人做烧烤,娴熟的动作仿佛是在写书法或绘画。
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烤制方式,店主们心里有数。
用铁板烧烤火力均匀、味道鲜美外,更重要的是,铁板烧烤远比“串串”烧烤大气,更能满足食客们大块吃肉的饕餮情结。这样堪称“火的艺术”的食物,当然更适合火一样性格的石棉人。
石棉烧烤源于何时?
“石棉因为石棉矿而建县,这里的居民大多数来自五湖四海,在众口难调的情况下,人们发现,烧烤是最适合大家的美食。”董国华说, 石棉最初的烧烤与外地相差无几,后来,为了体现石棉特色,石棉人首创了长方形铁板烤肉。
不仅烧烤做法独特,口感绝佳,连座椅也小巧无比,尽量接近“席地而坐”,体会回归自然的“野趣”,更为客人青睐。
凭借独特的做法和优质的口感,石棉烧烤这一“火的艺术”早已名声在外。
据不完全统计,石棉现有烧烤场所120余家,外地游客颇喜欢称石棉为“烧烤之都”。
创新烧烤 四次改良
“作为石棉人自创的品牌,石棉烧烤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对串烧的创新和提升,在避免串烧焦糊的同时,又保留了串烧的烟熏香。”在食客和央视的镜头前,董国华边操作边讲起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今年51岁的董国华,原是石棉的工人,后来单位解体后就随他的父亲在汽修厂修汽车。
1994年,结婚后并有了一个女儿的董国华觉得工资太低,于是让妻子叶凤开烧烤店。
3张桌子,10几根凳子,就成了一个小烧烤店。
2000年,董国华从单位下岗后,他就专职从事烧烤事业。
在工具的不停改良过程中,董国华也想着如何将味道变得更好。
2002年的春节前,董国华一个人骑着一辆摩托车,从石棉出发,往云南方向前行。
“我一路走,一路品尝当地的烧烤,从西昌到云南,从云南到越南边镜,我一个月时间吃了30多家烧烤。”董国华回忆,“吃了那么多家烧烤,我还是觉得自己做的好吃。”
那次外出,董国华吸引了别人经验,也让他对自己的烧烤事业更有信心。
“当时石棉的烧烤以串烧为主,但是我们在烧烤过程中发现,串烧时铁棍容易烧黑,不容易清洗,于是我就选择用铁丝网……”董国华回忆,“但铁丝网也容易烧断,更不容易清洗,于是我就选择用铁板。”
铁板烧烤,有一个缺点,油烟从四周散发,容易熏到食客。
与机器打交道的董国华,最先想到了将铁板打孔,便于油烟散发,更让食材充分加热。
“我已经改良了四代,从铁丝网到铁板,以及打孔铁板,甚至是桌子也从木桌到铝合金的桌子……”在央视的镜头前,董国华将自己制作的四代烧烤工具进行了展示,现在用的是中间打了孔,桌子宽大的铝合金烧烤桌,“改良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食客们更舒适。”
如今,经过改良后石棉烧烤,在烤制过程中,也窜起一束火焰。让食客们享受到视觉、味觉、听觉的享受。
薄如纸翼 精湛刀功
“老板,来份腰片!”在升腾的火焰中,食客们享受着石棉烧烤火的艺术。
“我老婆切的腰片和鱼片,很薄,甚至可以透过腰片看到报纸上的字。”董国华的介绍,让央视记者们眼前一亮。
随即,央视编导和摄影师一行就到厨房里观看叶凤切腰片和鱼片。
叶凤切去鱼头,将鱼平放,一手按住鱼身,一手持刀紧贴鱼骨横向将鱼身的肉片下,一片片薄如纸翼鱼片就摆在盘子里。
叶凤拿来一张报纸,透过鱼片还能看到报纸上的字体。
“她原来是不会做饭的……”董国华的话语,让大家很疑惑,一个刀功这么好的人,怎么不会做饭呢。
原来,董国华与叶凤结婚后,基本上都是由董国华来做饭,叶凤仅是帮忙洗碗。
1994年,叶凤的第一个烧烤摊开起后,董国华还在单位上班。叶凤既要当厨师,又要当服务员。
“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我的刀功就好了!”说起往事,叶凤有些不好意思。
精湛的刀功,让食材更加入味,也让食材在遇火后味道更好。
如今,董国华的烧烤店内,食客们必选的食材是腰片、鱼片和牛肉片。
“这是石棉烧烤的特色,也是刀功的魅力。”董国华说。
传承发展 扩大影响
作为石棉人自创的品牌,石棉烧烤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对串烧的创新和提升,在避免串烧焦糊的同时,又保留了串烧的烟熏香。
董国华的创新,让石棉烧烤更具吸引力。
在烧烤店内,董国华的女儿董皓和女婿罗雨田也在不停忙着。
董国华说他现在身体不好,想把手艺传给下一代。
今年25岁的董皓,毕业于川内某大学,学的是电子商务和平面设计,2011年到2013年时,她在成都某企业任总经理助理,2013年回雅安创业,还创办了团购网。罗雨田学的游戏设计,两人都在成都创业。
“看着父母也很辛苦,所以就约着老公一同回家帮忙。”董皓和罗雨田已经回家一年左右,董皓已经能够制作各种食材,而罗雨田也能熟练地进行烧烤。
目前,她已在网上注册了石棉烧烤的商标,并建立了微信平台,在网上推广石棉烧烤。
“石棉烧烤越来越出名,我在学习和传承父母的技艺的同时,也想着如何让石棉烧烤的影响力更大!”董皓说她的目标是将石棉烧烤开成全国加盟的连锁店,让石棉烧烤更加出名。
实习记者 宋巧雯 记者 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