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峡工程仿自然生态鱼道过鱼种类3年累计达66种
贵港讯 近日,大藤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完成2023年度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木江副坝仿自然生态鱼道过鱼效果监测。峡工监测结果显示,程仿AG超玩会本年度南木江鱼道过鱼种类达54种,自然种类种3年来累计达66种,生态生态效益十分显著。鱼道
南木江副坝仿自然生态鱼道是过鱼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水生态保护体系的“双鱼道”之一,具有河湖连通功能和鱼类洄游、年累栖息等重要生态科研及实践价值。计达这条蜿蜒曲折、大藤深浅不一的峡工AG超玩会仿自然生态鱼道长5.4公里,疏浚了南木江近2公里的程仿淤积堵塞江段,通过增设生态放水口全年下放生态流量,自然种类种连通南木江、生态浔江,鱼道形成30公里的鱼类洄游生态廊道。南木江鱼道于2020年4月投入运行,累计放水量超过3亿立方米,2021年首次开展过鱼观测,观测到鱼类21种,2022年观测到鱼类49种。
2023年,大藤峡公司在总结前两年监测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鱼道运行与过鱼效果监测方案。首次启用1#非汛期鱼道,根据库水位动态调节鱼道启闭闸门,确保全年过鱼;较2022年增加6个监测点位,全方位掌握多种鱼类的游泳行为规律;不断改良监测方法,运用水下视频、声呐、射频识别监测系统、张网堵截、流速流场测验等多种手段,全面提高监测效率与精准度,为过鱼效果评估及运行调度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据鱼道监测团队负责人介绍,2023年新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鱼类斑鳠、攀鲈等11种鱼类,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鱼类适应了洄游通道,仿自然生态鱼道的生态效益逐渐彰显。
- ·华为:增长家养智能睁开,助力数字经济以及实体经济融会
- ·上半年我市铁路建设实现“双过半”目标
- ·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走进“中国绣球之乡”
- ·搬出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 ·从牧场到餐桌,玩转八大菜系,一头牛的怪异道路‖上桌啦
- ·时政简讯(7.30)
- ·时政简讯(8月25日)
- ·大藤峡工程最后一台水轮发电机组一次性开机成功
- ·年均超亿亩!全球增绿最快最多 我国“绿色家底”不断增厚
- ·我市获新增以工代赈中央投资1243万元
- ·自治区民宗委到马练瑶族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
- ·贵港西外环高速公路3万吨转体桥成功转体
- ·清明时节缅怀英烈 汲取力量勇毅前行
- ·逐梦新时代 青春更精彩
- ·广西10条措施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
- ·我市运动健儿勇夺广西青少年女子举重锦标赛5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