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战国制旧石器时代的陶盏北京猿人就已经开始将火用于生活之中,到了战国时期,灯具的最j9成型的发展灯具便开始出现。中国现存最早的初形灯具出于战国,虽还未发现带有铭文款识的战国制,但在屈原《楚辞·招魂》中已有“兰膏明烛,陶盏华镫错些”的灯具的最记录,说明当时已经出现“镫”(灯)这个称谓了。发展
在市博物馆二楼辟疆拓土展厅内,初形一只战国三联盘陶盏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战国制目光。其独特、陶盏和谐的灯具的最造型,更是发展让人惊叹于古人的智慧。
古时的初形灯具“盏”
由何演变而来?
下身长柄,上面三个灯盘连接在一起,j9灯盘有长柄支撑着,样式独特。透过玻璃橱窗,一只战国三联盘陶盏展现在眼前。“这是1988年,在荥经县南罗坝村出土的 。”市博物馆讲解员说,中国最早的灯具始见于战国,不仅结构已比较完善,而且造型也很优美。
“在考古发掘所见或传世品中,战国以前都尚未发现名为灯的实物。”市博物馆副馆长郭凤武说,在殷商甲骨文中也未见到灯、烛之类字样。从现有文献来看,西周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烛”应是最早的照明用具的记载。到了战国,“灯”式照明工具才开始出现。
郭凤武说,晋代郭璞注《尔雅·释器》‘瓦豆谓之登’云:‘即膏登也’。在郭璞看来,人们最早是借用盛大羹的瓦豆(镫)等一些食器皿来点燃照明的。基于这一观点,有专家推测,由于战国以前用来照明的用具和用来盛物的陶盉、豆等形状区别不大,人们往往混为一起。
陶豆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直至战国,尽管它在形制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所变化,但它的基本构造是相同的,即是一种浅盘,内底平坦,有高柄的器皿。从战国、两汉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各种陶、铜、玉和铁质豆形灯的造型来看,它们和同时代的陶豆并无明显区别。但这类豆形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其平坦的浅盘中央逐渐出现了凸起状,这种变化可能就是豆向镫的演变。因而“瓦豆谓之镫”也揭示了灯的形制最早是从豆演变而来这一历史事实。
当时的照明燃料是什么?
战国秦汉时期是我国灯具发展的初始阶段和第一个高峰期,奠定了我国古代灯具发展的基本形制和基础。然而,灯具出现的同时,也让人对原始照明燃料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和兴趣。
“关于战国时期照明的燃料,由于出土实物的限制,目前还不能确定。从文献资料结合灯盘的中间都有尖状烛插来看,应是一种可以立起来的易燃‘烛’。”郭凤武说,对当时“烛”的制作和材料,贾公彦疏曰:“以苇为中心,以布缠之,饴密灌之,若今蜡烛。”由此可以推测,当时所谓的“烛”,可能是一种由易燃的苇一类的细草或含油较高的松枝束成的火把。
“后来的燃料逐渐变成了动物油脂。”郭凤武说,后来由于人们在长期煮食牛、猪等动物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这些动物油脂的易燃和耐燃性,便把这些动物油脂收集在诸如豆、鼎和簋等一类的容器中。在用“烛”照明前,将其外层沾涂上这些油脂,或在“烛”外层用布一类的东西缠绕后,再往里灌入油脂,可使灯亮得更为长久。而这也许就是“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由来。
从战国陶盏看灯具的演变
有光明的地方,就有人类文明。数万年以前,人类就懂得使用自然之火来御寒、烧烤和照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的灯具承载火烛,书写文明史。从粗糙的石灯到青铜灯,再到今天的电灯,灯具的历史变迁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缩影。
“历史学界公认中国最早的灯具是战国时期的豆形灯。豆形灯发端于春秋战国,广泛使用于秦汉,发展、变化、普及于唐宋。”郭凤武说,从战国时期到汉代,豆形灯的形制变化不大,基本上保持了豆的原始形制。唐代发生了较大变化,灯柱变短,“灯盘”演化成“灯碗”,并出现折沿“灯碗”,而“灯碗”腹部逐渐加深,折沿逐渐加宽。这种始于唐的“折沿豆形灯”的形制在五代和两宋被广泛采用。
“此外,最早的灯具都带着把柄,后发展成现代灯具的灯柱。”郭凤武说,博物馆里的这只战国陶盏,由一个灯柱支撑起三个灯盘,它向我们折射出这样的信息,最初的灯具应该都是带着把柄的。清代至民国初,油灯的造型日益丰富,用来制灯的材料五花八门,而许多灯都是“带把灯。”
“进入民国后,西方的煤油灯涌进中国,油灯的造型基本定形为圆柱式,把手从灯具上隐退,成为了灯柱。”郭凤武说,到现代,灯饰灯具发展迅猛,造型各异,不论是质量还是美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 蒋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