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客家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陈善宝新客家歌谣进校园”项目启动
掌上梅州讯 3月9日下午,生根发芽由兴宁市教育局主办,让客兴宁市汉芬小学承办的家文家歌AG超玩会入口“陈善宝新客家歌谣进校园”项目启动,首站走进兴宁市汉芬小学。化校
活动现场,园陈谣进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善宝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新客校园项目客家童谣代表人物陈善宝和客家三宝组合成员、启动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梁姗姗通过PPT图文、生根发芽视频、让客现场演唱、家文家歌互动等丰富的化校授课模式,多维度地展现了客家非遗、园陈谣进客家美食、善宝客家建筑、新客校园项目AG超玩会入口客家服饰等丰富的客家文化,让学生们从多维度了解到其中的魅力。此外,来自梅江区客都小学学生、梦之星艺术学员陈锦昊还为现场师生演唱了原创新客家童谣《小小萤火虫》,精彩的表演受到同龄学生的喜爱。活动结束后,不少学生表示,接下来会好好地学习客家歌谣、杯花舞,努力登上更大的舞台传播客家文化。
近年来,陈善宝教学团队在“新客家歌谣”方面的作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条件以及系统的授课模式,为推动客家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不仅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教案,更要备新课标,教学内容会不断创新,适应时代需要去发展,将更多客家非遗文化通过新模式融入到课程中,让客家非遗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并通过艺术展演、比赛、MV拍摄等丰富的形式,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陈善宝表示,团队接下来会每个星期走进学校给学生开展普及性课程,进一步打造精品节目课程,为岭南童谣节、客家童谣节、中小学生文艺展演等作充分的准备。
据了解,此次项目的开设旨在推动我市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采用陈善宝教学团队新模式、新思路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更有兴趣、更主动地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竹板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杯花舞等丰富的客家非遗文化,让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更好地传承客家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
梅州日报记者:赖运香
编辑:李舒宇
- ·出口总值大幅增长27.8%!1
- ·开学啦!快把这张防疫“线路图”收好!
- ·梅州10所幼儿园上榜!广东48个学前教育实验区立项名单公布
- ·@梅州考生,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免费线上培训8月24日开班!
- ·智能养猪新刷新:AI养猪 “数字指挥官” 引领行业新潮水
- ·220名学生圆梦!今天,梅州“助星圆梦”助学金发放到孩子们手里啦
- ·给力!省级协会发出联合倡议,助梅州柚“远走他乡”
- ·获2000万元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梅州跨境电商迎发展新机
- ·茶饮成瓶装饮料紧张削减点,众企业押宝无糖赛道
- ·点赞!高陂水利枢纽科研成果获安全科技进步奖
- ·新学期临近,“开学经济”悄然升温!家长学生添置“新装备”
- ·9月1日起,中国客家博物馆开放时间有调整,来看→
- ·外国游客迷上了中国“生态游”(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 ·浙江队点球战胜北理工晋级正赛!2021中国足协杯梅州赛区鸣哨
- ·梅州今年1—7月经济成绩单出炉!趁热赶紧来看看
- ·请投票!选出梅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标识